欢迎您访问碧水源集团网站!

NEWS

新闻中心

媒体聚焦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聚焦

上海证券报:党建,碧水源壮大的催化剂

文章来源:上海证券报     作者:王子霖

2018-01-23
返回列表

“十九大报告中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’、‘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’等表述,体现了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强意志,这对身处环保企业的碧水源是极大鼓舞。”碧水源董事长、公司第一任党委书记文剑平说。

成立17年,总部设于北京中关村的碧水源,由以文剑平为首的几位“海归”创立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,成长为营业收入近百亿元、市值近600亿元的行业龙头。谈及公司发展历程,文剑平认为多年的党建工作是公司壮大的催化剂。

“世界上能做膜的企业不多,我们在国内膜市场占到了市场份额的近80%。”文剑平表示,党组织设立9年来,碧水源全体党员牢记“中华不碧水,吾辈誓不休”的宗旨,每年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。

党建力促上市公司发展

创立于2001年的碧水源,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全系列膜材料研发、全系列膜生产与装备制造、膜工艺应用于一体的环保企业。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9月,2012年直升为党委。党员规模在从设立支部时不足百人,发展到如今在册党员人数超200人。其中,公司绝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为党员,绝大多数党员亦是经营、业务骨干。

“党建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公司迅速发展。近几年来,公司产值大幅度上升,2017年上半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.95亿元,同比增长23.34%;实现利润总额6.41亿元,同比增长97.20%;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.33亿元,同比增长97.73%。目前,碧水源已完成数千项污水资源化工程,总规模已超过2000万吨/天,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过70亿吨。”文剑平向记者介绍。

目前,碧水源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微滤膜、超滤膜、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研发制造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,现拥有500余项专利技术,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、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诸多荣誉,是民营上市公司和党建工作有效结合的典范之一。

“公司党支部自2009年成立后,快速凝聚了广大党员干部力量,党员的强烈使命感,极大地促进了公司业务的发展。”文剑平表示,在技术研发上,由党员队伍带领,公司自主研发的膜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比肩GE等国际第一梯队品牌。

公司各项业务取得的佳绩,文剑平将功劳归于党建与生产经营协同发展形成的良性互动。他介绍,对于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点建设工程,公司建立了以党员的先进性来带动职工群众,实现项目保进度保质量的机制。随着重大工程的推进,不断有党员出现在公司相关关键岗位上,而党员在关键岗位上的无私奉献和拼搏,能够感染所有职工群众,对提高公司整体凝聚力、员工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。

企业发展的根本是回馈社会

“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,解决了中国人吃粮的问题,而我们碧水源的雄心壮志是解决中国人的用水问题。这也是我们的最高目标,即为中国的建设提供一臂之力。” 文剑平认为,企业发展的最终根本是回馈社会,碧水源的党建工作是要把企业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对社会贡献的成果。

据介绍,公司近年来产业链日渐完善,从治理水环境问题的“专科医院”转向解决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性“三甲医院”。文剑平表示,碧水源的企业愿景是解决“水脏、水少、饮水不安全”的问题,以及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,并围绕这一愿景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。

多年来,碧水源参与了首都水系、海河流域、太湖流域、滇池流域、洱海流域、巢湖流域、南水北调丹江口水源保护地等多个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治理,已建成数千个膜法水处理工程,占中国膜法水处理市场份额的70%以上,是我国解决水污染和水资源匮乏问题的主力军。

“我觉得做企业要懂得奉献,特别是环保企业。我们行当有句话,说你的出水有多干净,良心就有多干净。”公司高管向记者介绍,碧水源膜技术问世之前,膜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,价格高。碧水源技术达标后,国内膜技术产品价格降至还不到此前的三分之一。在经营层面之外,公司党组织曾发起多项公益活动,关注中小学生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,带领碧水源塑造了承担社会责任、建设生态文明的企业公民形象。

党建在民营企业

2017年7月1日,碧水源举行建党96周年升旗仪式。各党支部书记及党员近100人参加了本次升旗仪式。碧水源现任党委书记于文沣总结道:“展望未来,碧水源人要肩负起‘承担社会责任,建设生态文明’的光荣使命,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环保科技公司而努力奋斗,为守护中华的碧水清波而自强不息。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圆满召开,使我们看清中国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的大好态势,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,增强了‘四个意识’,引领企业党员自觉主动以高标准、严格要求自己,向党中央看齐,向党的领袖看齐,向党的决策看齐,保持一致,不能偏离。”

作为民营企业,党建如何促进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?碧水源党委办公室主任郑广锋说,党委始终把这项工作视为重中之重,一切服务于创新。据介绍,公司党委的要求不仅局限在产品和技术创新,还要求在市场、经营模式方面的创新,要敢于弯道超车、超常规发展。

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,公司涌现出一大批敢为人先、独领风骚的精英人才。近年来,公司以薛涛、刘明轩、代攀、李天玉、车淑娟等共产党员为主体的科研团队,以解决“水脏,水少,饮水安全”为己任,奉献于国家的崛起和民族复兴,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,攻克了“膜材料研发、膜设备制造和膜工艺应用”三大国际技术难题。

“所以我说民营企业的出路在创新,创新之后还是创新,要把这个提到最高的位置。”在文剑平看来,中国跟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的创新,原创、创新的力量不足,创新的动能不足。

“我们的膜技术可把市政污水处理到地表水Ⅱ类、Ⅲ类以上的水质,使之成为新水源,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。”文剑平表示,公司近年来通过投资收购,快速布局生态照明、危废处理、环境监测等上下游产业,打造环保全产业链的战略构想得到进一步夯实。

碧水源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做强的同时,也在进一步完善其环保全产业链,包括固废、危废、环境监测、节能、土壤修复、污染物的资源化循环等。“当然,碧水源还是秉承技术创新的原则。”在文剑平看来,技术创新是中国这一代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手段,正所谓手里有技术,心里就不发慌。

    

   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生命科学园路23-2号碧水源大厦   电话:010-80768888  传真:010-88434847  京ICP备06005295号-1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623号  技术支持: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